中国鼠年股市在2月3日开市时开局不利,其中A股3000股跌停!受到疫情、春节A股休市期间外围市场持续震荡等因素影响,2月3日,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下跌,板块大面积飘绿。截至3日午间收盘,沪指半日下跌8.13%,深成指跌8.27%,创业板指跌6.56%。
灼策咨询建议企业家与管理者们在企业运营正常恢复之前,应仔细分析此次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并提前谋划全面且有重点、顾及未来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之策,以减小“疫情”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一、“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灼策咨询认为此次疫情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产品出口、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四个方面。
1.物流受阻影响企业供应链
从国内来看,假期延长、延后复工,很多的经济活动几乎停滞,尤其是交通运输、终端消费和服务业更是如此。
本次疫情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为了控制疫情,当前各地交通管制,多处高速封锁,企业发货受阻,另一方面,受运输公司延长放假影响,物流运力也受到了影响。
除了国内之外,疫情也将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中国作为世界的工厂,假期的延长以及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一方面中国企业的产能会受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会导致各国更审慎从中国进口产品。如果疫情短期内得不到控制,甚至有一种悲观的观点:中国企业的国际客户会考虑从其他国家寻找替代供应商。而这种观点也并非空穴来风,目前日本、印度等国家的部分汽车企业正制定暂时停产、寻找替代供应商等决策,以应对中国疫情对供应链带来的影响。
2.产品出口不确定性影响国际客户的稳定性
北京时间2020年1月31日凌晨3点30分,基于中国感染者数量增加、多个国家出现疫情的事实,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突发卫生事件”(英文为PHEIC,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International Concern),同时反复强调世卫组织依然信任中国对于控制疫情的能力,并不建议对中国采取旅行或贸易禁令。
调研显示,受访企业普遍认为疫情对外贸出口的影响较大,上下游及供应链相关环节受到波及,特别是工贸一体化企业的生产进度受到影响,无法按照国际贸易合同约定期限完成交货。
中国企业进出口因此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1)更多国家或地区可能会对于来自于中国或者中国部分地区的运输工具、出口货物以及出入境人员等提高检疫标准、增加检疫流程,中国出口的货物可能面临额外的安全性检测,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降低。
(2)部分国家或地区可能不听取此次世卫组织“没有必要采取限制国际人员流动和国际贸易的措施”的临时建议,从而对中国外贸采取过度限制。例如:美东31日下午,白宫就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举行发布会,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亚历克斯·阿扎宣布,从美东时间2月2日下午5时开始,过去14天内曾到访中国的外国人(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直系亲属除外)将被暂时禁止入境。美国此举行为显然属于带头无视WHO反对对中国采取旅行禁令。
(3)受到国际舆论或大众心理的引导,一些境外客户可能基于对疫情的恐慌而拒收货物。另外,由于疫情对货物生产及物流等方面的影响,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合同不同程度地无法履行,境外客户可能因中国外贸企业履约延迟、履约不能而主张撤销订单、索取赔偿,或因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而造成客户源流失。
总体而言,外贸合同履约不确定性增大,出口企业面临的合同被取消、交纳罚金、货物拒收、货款拖欠等风险正在上升积聚,加上原材料供应、人力成本、物流运输等因素交织影响,造成部分企业不敢接单和报价。
3.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影响企业生存
这次疫情的到来,对以下几类企业,风险可能相对比较大:
①日常现金流紧张的企业:这类企业在顺境时资源充分利用,能获得较好的增长,但逆境时抗风险时间就会很短,在疫情面前会显得很脆弱。
②组织能力偏弱的企业:这类企业表现为员工凝聚力低、决策过于集权、应对环境变化的弹性不足,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够、缺乏承担危机的意识与能力,整体组织的僵化,无法共克时艰。
③风控管理能力缺失的企业:这类企业因为未建立风控管理体系,未把防范重大风险与创造利润应排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缺乏风控管理意识,等于丢掉了企业正常经营的保险网,而此次疫情带来的风险既有内部,也有外部,涉及到员工、客户、供应链、资金、产品等方方面面,在此次“疫情”面前面临严峻考验。
④缺乏“革命”勇气的的企业:这类企业在疫情面前一味等待政府和行业的政策支持与救助,不善于在危机中把握机会,尤其是从来没有否定自我的勇气去积极变革,自怨自艾,给不出一个清晰的方向,不敢革“自己”的命的企业,等于堵上了企业前进的脚步。
中国企业不像西方企业,西方企业(尤其是百年左右的企业)很多都经历过经济危机、重大挑战与挫折、多次转型与变革,甚至经历过世界大战或局部战争,他们的危机意识、风控意识普遍比较强。但国内企业发展时间短,顺风顺水也习惯了,大家习惯线性思考,习惯高速增长,习惯用过去的经验来规划未来,对风控整体上都比较忽视,更缺少系统的风控规划与投资,普遍是资源透支使用以追求短期更高的增长,对机会非常敏感,组织建设也是机会导向而不是能力导向的,对风险也缺少敬畏,总觉得算不了什么,可以搞定。一旦真正的危机来临,找不到应对之策,面临重大冲击,遭受重大损失。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挑战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员流动的降低
对于想要留人的企业来说是件好事,原本有些准备过年跳槽的人因为疫情而耽搁了跳槽计划甚至改变了跳槽的主意。
对于想要招人的企业来说是件坏事,原本准备招聘新鲜血液为企业新的经营目标而奋斗的愿望可能要延迟或者落空。
(2)绩效目标的下调
据调研数据显示:①46%调研企业计划调低2020年业绩指标;
②其中,14%外资企业计划大幅度调低业绩指标,高于国企/央企(9%)和民营企业(11%);③较于其他人员,董事长/CEO预计会调低2020业绩目标值的比例更高。
(3)人力成本的增加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为加强防控,国务院通知将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随后各地也相继下发了延迟复工的通知和政策,如上海、广东、江苏、浙江、重庆、云南等地延迟至2月9日,而疫情最重的湖北则要求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13日。而在此段时间企业需要支付员工相应的薪酬。
当然这还是只是成本增加的一部分,另外还有特殊时期员工的关怀成本,比如发口罩,还有员工因染病被隔离而不得不延期上班支付的报酬成本等等。
(4)劳动关系的复杂
这方面也是企业着重关注的一点,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劳动关系的问题变得异常复杂,主要体现在9个方面:(1)休息、休假(2)患病、治疗、隔离观察(3)工伤(4)工资(5)加班、出差、返岗(6)停工(7)复工(8)劳动关系建立、解除与终止(9)劳动争议。
在特殊时期,企业在处理这方面问题时必须小心谨慎,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此时也是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提高整体凝聚力、变革人力使用方式的有利时机。
二、疫情下企业的应对之策
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较大,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企业也能度过难关,回归经营常态。在当下,灼策咨询认为企业可以做的有以下几点:
1.调整企业策略
“活着”是最高战略要求也是最低策略保障。我们还是要把困难想得大一点,做好最坏的打算(疫情周期和疫情影响深度),做尽可能最充分的准备(保持现金、保持人才、保持客户)。同时还要拥有乐观的意志与悲观的头脑。想方设法让自己活下来,只有活下来一切才有希望。
已经过去的2019年,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已经有了自我调整发展模式,转型业务及增长方式的努力,但是,到了今天的疫情之下,我们还需要更坚定地开展自我救赎之旅,缩减费用、剥离不良业务、杜绝亏损及没有质量的增长,确保现金流,同时要提高竞争力。
短期经营策略上肯定要调整。在两个关系上做调整:一是处理现金流、净利润、规模增长这三者的关系;二是处理自身企业的发展与上下游和谐发展的关系。当然,做这两项工作的前提下,必须认认真真盘点好自己企业的资源,以此做出现实且针对性的选择。
2.增强危机意识
墨菲定律说:凡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这提示了企业建设危机管理机制的极端必要性。做企业不能侥幸!
疫情可以说是仅次于战争的巨大外部危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就是企业面临的重大外部危机,和十七年前的非典一样,对某些企业的影响是严重甚至致命的,对那些没有制定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的企业更是如此!
非常时期的卓越领导力是自信担当、临危不乱、指挥若定!但是,这次疫情显露的一些问题表明,关键时刻光靠领导者是不行的,临危不惧,自信不乱是依赖领导者的个人特质,但有些人顶不住时靠免职问责并不能真正解决疫情危机。
当然在危机中依然需要非常清晰的方向判断、足够强的勇气和抵抗风险的能力,以及理性的决策。我们需要承认的是,如果能在危机中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并增加投入,之后所获得的增长将是无法估量的。在危机的时候,对业务结构做加减法,从而使得公司具有更有效的动态应对不确定性的业务能力,一旦机会来临,这种更加合理的业务结构便能让企业有机会与其他企业拉开距离。
但愿这次疫情过去之后,我们企业的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能够提升一个层次。其指标之一就是看企业遇到突发危机时,是靠领导带头扑上去,还是靠危机管理机制起主导作用!只有“无生命的管理体系”才是生命不息的依托!
3.加强风控管理
对不确定性的管理就是风控。当前时代,不确定性是常态。与不确定性共舞,并制定好各种管理不确定性的规则、应急方案与备胎,是大多数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风控也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不仅仅有物质投资,更重要的是智力投资(方案,策略以及风控体系),它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经营的更长久,更健康,以避免“过把瘾就死”的流星企业状态。不恰当的比喻就是给我们的企业装上刹车系统,安全带,气囊等装备,就是这些装备的存在,才让我们的“发展速度”有了保障,甚至在遇到突发的风险时,它们的存在可以救我们的命。
4.稳定外贸客户
世卫组织将新冠疫情列为PHEIC后,中国外贸行业面临严峻挑战。面对PHEIC带来的风险,建议企业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第一、排查上游,确保原料供应
排查产品原材料供应商,积极与上游部件企业沟通确认复产、发货最新计划日期。若原材料供应商受疫情影响较大难以保证原材料供应,及早做好调整,采取备份物料切换等保供措施。
第二、核实运输情况,确保来料、出货的运输效率
受疫情影响,多城交通受阻。上游来料运输可能延迟,需及时做好沟通,必要时做出相应的生产调整。
(1)若有在手订单未出运,及时做好运输安排,打好提前量,尽量避免延迟交货。
(2)若有已出运订单,请及时跟踪提醒下游交货时间。
第三、理清在手订单,防范迟交货风险
(1)在手订单,若有延期交货可能,请及早与买方沟通协商调整交货时间,争取买方理解,重新签订相关协议或补充签订协议,调整贸易单证,并保留好沟通的书面记录。若协商不成,且买方据此表示将取消订单,切忌盲目发货,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2)对已投保的客户,可向保险公司通报可损,由保险公司根据保单约定推进处理。同时,若因疫情影响,导致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企业可向当地贸促会申请办理相关事实性证明。(注:各国对不可抗力约定不同,部分国家不可抗力不作为合同履行不能的法定事由)
第四、跟踪货款,积极采取减损措施
就已出运货物,如买方以我国国内发生疫情为由拒收或拖欠货款,请结合贸易整体履约情况与买方依法据理力争,妥善保存相关证据。
第五、未雨绸缪,寻求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的平衡
出口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妥善安排复工、排产计划及未来订单,与合作伙伴共商共渡难关之策,不回避问题,不渲染恐慌,尽可能降低海外买方转移订单的风险,保障企业后续正常、全面恢复生产。
第六、运用政策,广泛借力攻坚克难
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各项稳外贸政策及针对疫情推出的最新应对措施,企业可积极关注,并多方借力有效应对疫情影响。
5.夯实人力资源管理
(1)做好员工关怀
①物资储备:备足口罩、免洗酒精、消毒洗手液、体温枪等,并制定办公室消毒计划。
②人员摸查:了解员工分布情况,是否有感染症状,是否曾密切接触过感染者,是否在高位疫区停留。
③宣传教育:帮助大家掌握最新疫情,了解防疫知识。请大家无必要不外出,勤洗手勤通风,尽量取消春节聚会,减少前往人群聚集地区。
④感染应对:万一有员工确诊感染了此次肺炎,应给予关怀,包括医保报销政策解读,慰问并给予后续康复期请假流程的协助。
⑤动态监控:监测员工返回工作地城市前的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对于有高危出行行程的员工提醒其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并综合考虑是否居家隔离后再上班。
(2)降低人力成本
对于经营压力较大的企业可与员工商讨,共同探索灵活办公、工时优化等方式,降低人工成本,共渡时艰,等企业正常运转时再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与薪酬。
(3)转变工作形态
这次疫情对一些本就是采取线上办公、移动办公的企业冲击较少,比如像灼策咨询这样的管理咨询类公司,虽然疫情阻止了员工外出的步伐,但公司通过线上交流,远程办公依旧有持续的工作产出,其他企业也可积极探索远程办公模式。
企业未来看待员工会越来越重视“为我所用”而非“为我所有”,在有人才的地方建立“小办公室、小工作团队”也会越来越被企业家所青睐,企业会逐渐摆脱中心化的“总部”意识以及群居化的工作处理方式,会走向分布式、个体化的互联协同办公。
(4)群策群力,发挥全员智慧
在此“疫情”下,企业需要群策群力,在企业战略引领下,发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贡献智慧,创新创造,在当下找寻商机,为下一阶段的工作谋划新思路。要相信群体与个体的力量。
结束语:虽然本次“疫情”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大多数行业本身不会由于疫情发生而出现本质的变化,该增长的依然会增长,复苏有可能迟到,但不会缺席。作为企业人,我们必须要充满信心,困难只是暂时的。面对疫情、沉着冷静,应对策略要坚定有力;在化解困难的同时,要完善风控管理体系;心态要积极乐观。必然能够在疫情过后“柳暗花明又一春”。
“疫情”之下,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0-03-23 15:35:29
阅读 4791 次
评论 0 条
发表评论